上海一区发布“网络大V创作地图”,互联网优质

互联网资讯
文汇报 互联网资讯 发布于 昨天 22:15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文汇报,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昨天,在“网络大V看虹口”活动现场,“虹口区网络大V创作地图”与第一批“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发布,“AI在北外滩”创作大赛启动。这不仅令在场的大V们倍感期待,随着消息的发布,这两天也让更多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跃跃欲试。

不久前,上海发布《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也被称为“沪九条”。其中提到,将向创作者开放更多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推动全市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向创作者开放,提供创作便利。此次发布的“虹口区网络大V创作地图”,以“历史基因+数字创作”为核心,有机串联起辖区内的10个特色点位,面向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开放。其中,既有历史建筑上海邮政大楼、中国证券博物馆(原浦江饭店)、雷士德工学院、德邻公寓、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也有上海新晋地标世界会客厅、白玉兰the Stage高空平台、北外滩来福士屋顶花园,还有别具风格的建投书局、新艺花行等。首批公布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共5家,包括德邻公寓、白玉兰党群服务站、建投书局、辛垦书局、涟Cafe等。这些点位在提供拍摄取景功能外,还将通过举办讲座、分享会、下午茶等,进一步凝聚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赋能优质内容生产与传播。


全网拥有60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V“上海小阿姨”郑淑慧说,作为扎根上海本土的内容创作者,特别喜欢那种“楼上热热闹闹,楼下熙熙攘攘”的感觉,喜欢那种“人与人的心贴得很近”的感觉。而“虹口区网络大V创作地图”和“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的发布,都让她感受到了这样的“烟火人间”。她坦言,自己的大学时光就是在虹口度过的。在她看来,虹口是一个宝藏文化区,有很多具有历史感的场地,有很多文化和故事,“真正的创新,是让过去与未来在当下相遇”。

以环瑞虹区域居民为内容创作者及主要用户的社区共享直播间“793方寸之声”即将开播,负责人从媒体上了解到相关信息后马上转到了居民群中。“在地政府部门通过构建更多就近载体让居民熟悉了解自己身边的故事和新闻。”他说,将结合“虹口区网络大V创作地图”和“互联网优质内容共创空间”,鼓励居民从自己擅长、感兴趣的维度讲好虹口故事,包括沪语播客、虹口小店、小记者采访等,培育更多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也让大V的视角更聚焦附近聚焦身边。



现场启动的“AI在北外滩”创作大赛,鼓励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深入感受北外滩,利用AI将灵感火花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北外滩的魅力。

阿基米德创始人王海滨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新媒体手段赋能城市文化传播,首先要传递真实性,让观众相信;同时要具备参考性,能帮助大家解决现实问题;还要激发创造力,让更多人“因为你的作品参与创作”。他认为,AI将来是重要的“创作伙伴”,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频素材、更多元的叙事逻辑,并提供更精准的用户分析,帮助内容创作者更高效地触达用户,“‘含A量’也许是今后视频创作的新考量标准”。

YGvision账号负责人程俊彦这些年一直用航拍镜头记录城市变迁,特别是北外滩区域的蝶变。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用好AI加码创作,譬如为航拍画面生成更具沉浸感的解说文案,尝试复原一些无法再现的历史场景,“用AI之笔绘就虹口之韵,创作更多元更动人的城市叙事”。

本次活动由虹口区委网信办、北外滩街道联合主办。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