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技术进阶的窗口

科技 0 25
科技资讯
红网 科技资讯 发布于 8月18日 13:20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红网,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当10台机器人在绿茵场完成无人工干预的攻防转换;当百米竞速机器人通过运动控制精度冲过终点……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秀,更像一把标尺,丈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赛场的跃迁速度。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北京接连举办机器人马拉松、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中国。这三大赛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还成为产业实力的“展示窗”,既彰显我国在该领域话语权的提升,更预示着未来行业标准制定中的先发优势。

赛场内外,机器人迭代的表现令人瞩目。从最初步态蹒跚、动辄摔倒难起,到如今大步流星、自主完成复杂任务,技术正从“单项突破”迈向“综合能力跃升”。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参赛队伍让这场赛事成为呈现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最佳展台。

从技术维度看,赛事本身就是对机器人能力的“压力测试”。不同比赛项目,从不同维度对机器人能力进行了检验。在这场全球首个机器人“奥运会”上,半程马拉松挑战能源与步态协同,自由搏击则需要环境感知与快速决策的结合,全球首场全自主5V5足球赛,直指群体智能与协同决策的技术高地。这些突破背后,是我国在机器人整机设计、传感器融合等核心领域的持续创新积累。

280支参赛队伍中,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动尤为亮眼。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基础研究提供源头活水,天工、宇树科技等企业推动成果转化,这种“双向奔赴”正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当然,赛事也反映出机器人在运动灵活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但技术迭代需要“试错场”,更需要“成长观”——每一次失误与改进,都是向成熟迈进的阶梯。当下技术虽显“稚气”,但持续突破的势头,已然描绘出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的未来图景。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华凌

编辑:廖晨昊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
本版公告

欢迎访问资讯板块,我们将在本版块为您带来最新最全最热的资讯,包含互联网、科技、数码、电脑、科普、体育、娱乐、国内等新闻。所有新闻都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均注明了来源,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更多【科技】资讯...
烽火铸丹心 科学佑山河——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及当代回响 0
截至今年6月底 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 0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0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0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0
载人登月,要过几道关 0
我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0
见证中国技术进阶的窗口 0
透过科创板看“硬科技”积厚成势 0
科技创新:“两山”转化的“催化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