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再次打破纪录。近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与此同时,全市场新增的1亿日均订单量中,淘宝闪购占据了约60%的份额。这距离淘宝闪购正式上线仅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也让人不禁疑惑,淘宝闪购到底踩在了什么风口上?大消费平台模式是电商获取新增量的终极答案吗?
拿下60%市场份额
淘宝闪购的爆发式增长引人注目。据了解,淘宝闪购于5月2日正式上线,在5月底,其日订单超4000万,6月底日订单更是超6000万。到了7月初,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而市场总量也从5月的日均约1亿单,迅速增加至现在的日均2亿单。
也就是说,全市场订单增量1亿单,淘宝闪购单枪匹马就拿下了增量市场的约60%份额,显而易见,大消费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剧变。
值得关注的是,在淘宝闪购超8000万的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过了1300万,显现出外卖业务较强的流量带动和转化作用。7月2日,淘宝闪购官宣投入500亿补贴用户和商家。最新数据显示,有3724个非餐饮品牌订单数对比淘宝闪购上线之初增长了100%以上,食品、母婴、个护、家电、酒类、3C数码等品类订单也增长超过100%,社会消费热情被极大点燃。
淘宝闪购已向全品类大幅拓展。7月5日当天淘宝闪购上粮油米面订单增长了489%,休闲食品增长了388%,潮流玩具增长了236%,运动服饰增长了144%,美妆个护增长了114%,滋补保健、图书音像、汽车用品等品类增幅也均超过100%。随着气温升高,淘宝闪购上防暑降温用品搜索下单量也创新高。为防止蚊子侵扰,淘宝闪购上“蚊帐”订单飙升600%,有消费者连夜下单。
很显然,此次淘宝闪购为用户和商家大幅让利,促使线下各类业态门店和互联网产生更强的化学反应,实现商品和服务供给整合,有效地点燃了社会整体的消费热情。
做大消费增量
淘宝闪购能实现如此迅猛增长,其根本在于踩准了“大消费”融合趋势的同时积极求变。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将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资源打通,在业务决策、执行上实现目标统一。
和其他头部电商相比,淘宝闪购的独特优势在于,既有淘宝天猫庞大且丰富的商品池为后盾,又有饿了么、飞猪多元本地生活业务积淀,可支持远场与近场资源的高效调配和协同。在打造综合性大消费平台的基础上,线下商户与电商平台可以双向流量赋能,最终创造出全新的消费体验,包括新服务和新场景。
外卖消费能显著拉动非餐品类爆发,印证了当下复合型、多元化消费走势。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维度,而是跨场景、跨业态、跨时间的复杂组合。例如消费者在点外卖的同时购买日用品,甚至预约家政服务。又或者,在节日消费场景里,消费者既需要订购礼品,又要预约餐厅和KTV包厢,还要购买鲜花等等。也就是说,仅一个场景,消费者的订单需求却横跨平台到店、酒旅、即时零售、电商等多业态。
毋庸置疑,在当前快节奏生活环境中,消费者对效率、一站式服务体验的强需求,无疑会倒逼电商平台向生态化服务平台转型,迫使商家拿出更多场景解决方案来适配消费者的复合需求。“餐饮+零售+服务”多业态融合构成了淘宝闪购“大消费”理念的底色。
因此,当淘宝闪购举生态整合之力满足消费者吃喝玩乐全场景需求,激发出的新订单也能帮助更多线上、线下商家扩大生意增量。据了解,近日淘宝闪购释放的500亿元补贴为平台出资,不需要商家投入。换句话说,平台大额补贴不需要中小商家用压价的方式“内卷式”竞争。淘宝闪购将在商家端实施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以及免佣减佣等优惠政策。
据淘宝闪购统计,补贴上线以来,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生意分别环比增长170%和140%。一系列针对消费者的福利,直接拉动咖啡、饮品、甜品、小吃、西式快餐等多品类美食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150%,拉动下午茶和夜宵场景订单分别增长170%和190%。
可以看出,淘宝闪购这次500亿补贴走的是不同的路径:有效带动消费内需,形成商品和服务生态的合力,充分做大市场容量,为商家留出利润空间,真正做长远持久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