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与实现(五):支持向量机(下)

精选 0 956
小小草
小小草 2020年8月23日 08:38 发表
摘要:上一章节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生成和求解方式,能够根据训练集依次得出ωω、bb的计算方式,但是如何求解需要用到核函数,将在这一章详细推导实现。

上一章节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生成和求解方式,能够根据训练集依次得出ωb的计算方式,但是如何求解需要用到核函数,将在这一章详细推导实现。

核函数

在讲核函数之前,要对上一章节得到的结果列举出来。之前需要优化的凸函数为:

minγ,ω,b>12||ω||2

y(i)(ωTx(i)+b)1,i=1,2,...,m

这里假设数据是线性可分隔的,对于这个优化项目,给定一个训练集合,这个问题的算法会找到一个数据集合的最优间隔分类器,可以使训练样本的几何间隔最大化。

在上一章节【机器学习】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与实现(四):支持向量机(上)中,我们推出了这个问题的对偶问题,也就是要使这个式子最大化:

maxαΓ(ω,b,α)=i=1mαi12i=1,j=1mαiαjy(i)y(j)<x(i),x(j)>

αi0,i=1,2,...,m

i=1mαiy(i)=0

上面是我们的原始问题,且根据拉格朗日对偶步骤计算得到参数ω

ω=i=1mαiy(i)x(i)

b=maxi:y(i)=1ωTx(i)+mini:y(i)=1ωTx(i)2

当需要做分类预测时,需要对新来的输入值x进行计算,计算其假设的值是否大于零,也就是做一次线性运算来判断是正样本还是负样本,有如下计算函数:

hω,b(x)=g(ωTx+b)=g(i=1mαiy(i)<x(i),x>+b)

核函数概念

接下来要介绍“核”的概念,这个概念具有这样的性质:

算法对于x的依赖仅仅局限于这些内积的计算,甚至在整个算法中,都不会直接使用到向量x的值,而是只需要用到训练样本与输入特征向量的内积

而“核”的概念是这样的,考虑到最初在【机器学习】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与实现(一):线性回归中提出的问题,比如有一个输入xR是房屋的面积,y是房子的价格。假设我们从样本点的分布中看到xy符合3次曲线,那么我们会希望使用x的三次多项式来逼近这些样本点。首先将特征x扩展到三维(x,x2,x3),这里将这种特征变换称作特征映射,映射函数为φ(x)

φ(x)=[xx2x3]

φ(x)代表原来的特征x映射成的,这里希望得到映射后的特征应用于svm分类,而不是最初的一维特征,只需要将前面ωTx+b公式中的内积从<x(i),x(j)>映射到<φ(x)(i),φ(x)(j)>至于为什么需要映射后的特征而不是最初的特征来参与计算,上面提到的一个原因:为了更好的拟合,另外一个原因是样本可能存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而特征映射到高维过后往往就可分了

如果原始特征的内积为<x,z>,映射后为<φ(x),φ(z)>,那么一般核函数定义为:

K(x,z)=φ(x)Tφ(z)

为什么会那么定义核函数?有些时候φ(x)的维度将会非常的高,可能会包含非常高维的多项式特征,甚至会到无限维。当φ(x)的维度非常高时,可能无法高效的计算内积,甚至无法计算。如果要求解前面所提到的凸函数,只需要先计算φ(x),然后再计算φ(x)Tφ(z)即可,但是这种常规方法是很低效的,比如最开始的特征是n维,并将其映射到n2维度,这时候计算需要O(n2)的时间复杂度。这里假设xz都是n维的:

K(x,z)=(xTz)2

展开后得到:

K(x,z)=(xTz)2=(i=1nxizi)(j=1nxjzj)=i=1nj=1nxixjzizj=i=1nj=1n(xixj)(zizj)=φ(x)Tφ(z)

也就是说,如果开始的特征是n维,并将其映射到n2维度后,其映射后的计算量为O(n2)。而如果只是计算原始特征xz的内积平方,时间复杂度还是O(n),其结果等价于映射后的特征内积。

回到之前的假设,当n=3时,这个核K(x,z)对应的特征映射φ(x)为:

φ(x)=[x1x1x1x2x1x3x2x1x2x2x2x3x3x1x3x2x3x3]

这是时间复杂度为O(n2)计算方式,而如果不计算φ(x),直接计算<x,z>从而得到<φ(x),φ(z)>的内积,时间复杂度将缩小O(n)

同理将核函数定义为:

K(x,z)=(xTz+c)=i,j=1n(xixj)(zizj)+i=1n(2cxi)(2cxj)+c2

n=3时,这个核K(x,z)对应的特征映射φ(x)为:

φ(x)=[x1x1x1x2x1x3x2x1x2x2x2x3x3x1x3x2x3x32cx12cx22cx3c]

总结来说,核的一种一般化形式可以表示为:

K(x,z)=(xTz+c)d

对应着[n+dd] 个特征单项式,即特征维度。

假如给定一组特征x,将其转化为一个特征向量φ(x);给定一组特征z,将其转化为一个特征向量φ(z),所以核计算就是两个向量的内积<φ(x),φ(z)>。如果φ(x)φ(z)向量夹角越小,即两个向量越相似(余弦定理),那么φ(x)φ(z)将指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内积会比较大;相反的如果φ(x)φ(z)向量夹角越大,即两个向量相似度很低,那么φ(x)φ(z)将指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内即将会比较小。

如果有一个核函数如下:

K(x,z)=exp(||xz||22σ2)

如果xz很相近(||xz||0),那么核函数的值为1;如果xz相差很大(||xz||>>0),那么核函数的值约等于0。这个核函数类似于高斯分布,所以称为高斯核函数,能够把原始特征映射到无穷维。

在前面说了:为什么需要映射后的特征而不是最初的特征来参与计算?

上面提到了两个原因:

  1. 为了更好的拟合
  2. 样本可能存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而特征映射到高维过后往往就可分了

第二种情况如下所示:

左边使用线性的时候,使用svm学习出ωb后,新来样本x就可以代入到ωTx+b中进行判断,但是像图中所示是无法判断的;如果使用了核函数过后,ωTx+b变成了ωTφ(x)+b,直接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计算:

ωTx+b=(i=1mαiy(i)x(i))Tx+b=i=1mαiy(i)<x(i),x>+b=i=1mαiy(i)K(x(i))+b

只需要将<x(i),x>替换成K(x(i))就能将低维特征转化为高维特征,将线性不可分转化成高维可分。

规则化和不可分情况处理

我们之前讨论的情况都是建立在样例线性可分的假设上,当样例线性不可分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核函数来将特征映射到高维,这样很可能就可分了。然而,映射后我们也不能100%保证可分。那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将模型进行调整,以保证在不可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地找出分隔超平面。

看下面的图可以解释:

在右边的图可以可以看到上面一个离群点(可能是噪声),会造成超平面的移动改变,使集合间隔的间隔距离缩小,可见以前的模型对噪声非常敏感。再有甚者,如果离群点在另外一个类中,那么这时候就是线性不可分了。 这时候我们应该允许一些点游离在模型中违背限制条件(函数间隔大于 1)。我们设计得到新的模型如下(也称软间隔):

minγ,ω,b>12||ω||2+Ci=1mξi

y(i)(ωTx(i)+b)1ξi,i=1,2,...,m

ξi0,i=1,...,m

引入非负参数ξi(松弛变量)过后,也就意味着允许某些样本的函数间隔小于1,甚至是负数,负数就代表样本点在对方区域中,如上方右边图的虚线作为超平面,一个空心圆点的函数间隔为负数。

增加新的条件后,需要重新调整目标函数,增加对离群点进行处罚,也就是在求最小值的目标函数后面加上Ci=1mξi,因为定义ξi0,所以离群点越多,那么目标函数的值越大,就等于违背求最小值的初衷。而C是离群点的权重,C越大表明离群点对于目标函数的影响越大,也就是越不希望看到离群点。

修改目标函数后,原式子变成:

Γ(ω,b,ξ,α,r)=12ωTω+Ci=1mξii=1mαi[y(i)(xTω+b)1+ξi]i=1mriξi

这里的αr都是拉格朗日算子,根据上一章节拉格朗日的求解步骤:

  1. 构造出拉格朗日函数后,将其看作是变量ωb的函数
  2. 分别对其求偏导,得到ωb的表达式
  3. 然后带入上述拉格朗日式子中,求带入后式子的极大值

最后化简得到的结果是:

maxαW(α)=i=1mαi12i=1,j=1mαiαjy(i)y(j)<x(i),x(j)>

Cαi0,i=1,2,...,m

i=1mαiy(i)=0

这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限制条件多了一个离群点的权重C

SMO优化算法

SMO 是一个求解对偶问题的优化算法,目前还剩下最后的对偶问题还未解决:

maxαW(α)=i=1mαi12i=1,j=1mαiαjy(i)y(j)<x(i),x(j)>

Cαi0,i=1,2,...,m

i=1mαiy(i)=0

我们需要根据上述问题设计出一个能够高效解决的算法,步骤如下:

  1. 首先选择两个要改变的ααiαj
  2. 其次保持除了αiαj之外的所有参数固定
  3. 最后同时相对于这两个参数使ω取最优,且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

怎样在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相对于选出来的两个参数αiαj使ω取最优值?SMO优化算法能够高效完成这个工作。SMO算法非常的高效,只需要更多次数的迭代以达到收敛,而且每次迭代所需要的代价都非常小。

为了推出这个步骤,我们需要相对于αiαj进行更新,假设取值是α1α2,即假设α1α2不再是变量(可以由其他值推出),可以根据约束条件推导得到:

i=1mαiy(i)=0α1y1+α2y2=i=3mαiy(i)

由于α3α4、...、αm都是已知固定值,因此为了方便将等式右边,可将等式右边标记成ζ

α1y(1)+α2(2)=ζ

还有一个约束条件:

Cαi0,i=1,2,...,m

这个约束条件被称作为“方形约束”,如果将α1α2画出来:

那么α1α2表示的值应该都在[0,C]之间,也就是在方框里面,这意味着:

α=ζα2y(2)y(1)

然后带入到需要求解的式子中:

W(α1,α2,...,αm)=W(ζα2y(2)y(1),α2,...,αm)

在前面我们认为α3α4、...、αm都是已知固定值,只有α1α2是未知需要求解的。那么把W(ζα2y(2)y(1),α2,...,αm)展开后可以表示成aα22+bα2+c的形式,其中abc是由α3α4、...、αm表示出来,即W是一个二次函数。而其实对于所有的α,如果保持其他参数都固定的话,都可以表示成W关于某个α的一元二次函数:

W(α1,α2,...,αm)=W(ζα2y(2)y(1),α2,...,αm)=aα22+bα2+c

由于上面式子是一个标准的一元二次函数,所以很容易求解出最优值,从而可以得到α2的最优值,而这个最优值一定会在上图中α1α2=ζ这条线上,且在“方形约束”中。按照这种方式解除α2后,之后根据α1α2的关系求解出α1,这样子就求解出了相对于α1α2关于W,且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值,该算法的关键是对一个一元二次函数求最优解,这个求解非常简单,这就使得SMO算法的内嵌计算非常高效。

如何求解α2的值呢?只需要对式子进行求导aα22+bα2+c,即对W进行求导,然而要保证α2即在方形约束内,也在α1α2=ζ这条线上,那么就要保证Hα2L,这里使用α2new,unclipped来表示求导出来的α2,然后最后α2new的迭代更新方式如下所示:

α2new={H,if α2new,unclipped>Hα2new,unclipped,if Hα2new,unclippedLL,if α2new,unclipped<L

得到α2后,由此可以返回求解α1得到新值α1,这里就是SMO优化算法的核心思想。根据SMO优化算法的核心思想:

  1. 首先选择两个要改变的ααiαj
  2. 其次保持除了αiαj之外的所有参数固定
  3. 最后同时相对于这两个参数使ω取最优,且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

可以求解出所有的α,使得W取得最大值,即原问题将得到解决:

maxαW(α)=i=1mαi12i=1,j=1mαiαjy(i)y(j)<x(i),x(j)>

Cαi0,i=1,2,...,m

i=1mαiy(i)=0

总结

svm的步骤总结如下:

  1. 先确定间隔器,这里svm一般默认是几何间隔
  2. 由间隔器确定间隔函数
  3. 从间隔函数查看是否包含不等式约束形式
  4. 根据拉格朗日对偶步骤计算得到参数w、b
  5. 规则化不可分的参数,即在原对偶式子中加入离群点权重C,问题转换为maxαW(α)
  6. 利用SMO优化算法求解W(α)最优值,首先选择两个要改变的ααiαj
  7. 其次保持除了αiαj之外的所有参数固定
  8. 最后同时相对于这两个参数使ω取最优,且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最后确定选取的这两个αiαj的值
  9. 重复步骤6-9直到所有参数α求解完成

svm在神经网络出来之前一直是最优的算法。相比于之前的算法推导复杂一些,但是逻辑并不难,它不想逻辑回归那样去拟合样本点,而是根据几何空间去寻找最优的分割超平面,为了判断哪个超平面最好,引入几个平面间隔最大化目标,从而求解出结果。

实例

有一份数据svm_data1,加载读取: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cipy.io import loadmat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 加载data1
raw_data = loadmat('./svm_data1.mat')
# print(raw_data)

# 读取data1的数据
data = pd.DataFrame(raw_data['X'], columns=['X1', 'X2'])
data['y'] = raw_data['y']

positive = data[data['y'].isin([1])]
negative = data[data['y'].isin([0])]
print(positive.shape)
print(negative.shape)

# 查看data1的数据分布
fig, ax = plt.subplots(figsize=(12, 8))
ax.scatter(positive['X1'], positive['X2'], s=50, marker='x', label='Positive')
ax.scatter(negative['X1'], negative['X2'], s=50, marker='o', label='Negative')
ax.legend()
plt.show()

数据分布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数据分在两边很好区分,用一般的分类器例如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即可区分,这里就用svm的线性核进行分类,设置离群点的权重C=1,即不区分离群点:

svc = svm.LinearSVC(C=1, loss='hinge', max_iter=1000)

svc.fit(data[['X1', 'X2']], data['y'])
data1_score_1 = svc.score(data[['X1', 'X2']], data['y'])
print(data1_score_1)

得到的准确率为0.980392156863,分类的图如下:

可以看到左上角有一个点原来是正样本,但是被分类为蓝色(负样本),所以正样本21个,负样本30个,被误分的概率刚好是151=0.01960784313,所以准确率是10.01960784313=0.980392156863,刚好对的上。现在这里设置离群点的权重C=100用以区分离群点,得到的准确率为1.0,分类图像为:

再看第二份数据分布图如下:

这次就不能用线性核分类,需要用到RBF核分类:

# 做svm分类,使用RBF核
svc = svm.SVC(C=100, gamma=10, probability=True)
svc.fit(data[['X1', 'X2']], data['y'])
data['Probability'] = svc.predict_proba(data[['X1', 'X2']])[:, 0]

分类的结果图如下所示:

结果得到的准确率只有0.769228287521,因此设置了网格调参:

# 简单的网格调参
C_values = [0.01, 0.03, 0.1, 0.3, 1, 3, 10, 30, 100]
gamma_values = [0.01, 0.03, 0.1, 0.3, 1, 3, 10, 30, 100]

best_score = 0
best_params = {'C': None, 'gamma': None}

# 网格调参开始
for C in C_values:
    for gamma in gamma_values:

        # 做svm分类,使用RBF核
        svc = svm.SVC(C=C, gamma=gamma, probability=True)
        svc.fit(data[['X1', 'X2']], data['y'])

        # 交叉验证
        data2_score = cross_validation.cross_val_score(svc, data[['X1', 'X2']], data['y'], scoring='accuracy', cv=3)
        print(data2_score.mean())

最后准确率提高到0.858437379017,调整到的最优参数为{'C': 10, 'gamma': 100}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相关标签: 机器学习
问题没解决?让AI助手帮你作答 智能助手
0 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