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船山区“新农人”电商主播人才培训暨电商直

互联网资讯
封面新闻 互联网资讯 发布于 昨天 22:15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封面新闻,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摄影报道

9月15日,遂宁市船山区“新农人”电商主播人才培训暨电商直播大赛正式启幕。来自全区各乡镇、村社、农业企业及合作社的百余名“新农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从“直播小白”到“带货能手”的蜕变之旅——这场聚焦乡村人才培育的行动,正为船山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时代的新活力。


遂宁船山区“新农人”电商主播人才培训暨电商直播大赛正式启动

数字经济浪潮下,电商直播早已成为打通“田间地头”与“百姓餐桌”的关键桥梁。深谙这一趋势的船山区,将目光锁定在“新农人”这一乡村振兴主力军身上,通过“系统化培训+实战竞赛”的双线模式,既推动农产品从“产得出”向“卖得好”跨越,也吸引更多人才回流乡村,探索出一条“以赛代训、以训促产”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培育本土队伍,让“船山好物”走出田间

作为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区域,船山区从不缺优质农产品——观音素麻花的香脆、辛农民粮油的醇厚、徐老三豆腐干的风味,每一款都凝聚着“新农人”的匠心。但长期以来,受制于销售渠道狭窄、营销方式传统,这些“好货”的市场潜力始终未能充分释放。

“我们组织培训、举办大赛,核心就是要靶向解决‘人才缺、销路窄’的问题。”船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琪在启动仪式上坦言,此次活动通过分层次、系统化培育,目标是打造一支“懂技术、会运营、能带货”的本土电商主播队伍,让“船山好物”借数字技术“扬帆出海”。

为实现这一目标,船山区已出台《加强“新农人”电商主播人才培育扶持工作方案》,构建起“遴选、培育、扶持、使用”全链条机制。通过这套机制,不仅能培育电商主播,更能推动农产品从生产端到供应链的全链条升级,真正让乡村经济“活”起来、“火”起来。

五项行动贯穿全程,从“会播”到“持续播”

本次活动并非简单的“培训+比赛”,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成长体系”——以“培训+竞赛”双线融合为核心,设置“海选蓄水、新人启航、技能进阶、实战竞技、矩阵领航”五项行动,按“海选蓄水+筛选—初阶培训+初赛—中阶实训+复赛—高阶实战+决赛”的阶梯式路径推进,活动将持续至10月。

“我们课程设计涵盖‘专家讲理论、平台讲规则、网红讲经验和实战PK赛’等,让每一位‘新农人’电商主播都能从直播小白成长为能稳定变现的主播。”船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冯丽娟介绍,不仅要教会他们怎么播,更要解决“播什么”“怎么持续播”的问题。

赛事安排层层递进:9月15日-19日为初阶培训,将启动船山区人才入乡“新农人”电商主播初阶训练营,开展线下集中见面会、线上培训辅导和短视频主题创作挑战赛;9月22日-26日为中阶实训,将开展线下进阶培训和直播模拟实战;9月28-10月为高阶实战,将开展真实平台带货排位赛,举办“新农人星耀之夜”决赛盛典暨船山电商直播矩阵启动仪式。

参赛选手蒲彩红是蜀绣观音绣传承人。她表示,这次培训为非遗“破圈”带来新希望。她希望通过学习电商运营、短视频推广与品牌打造,以“非遗+电商”新模式,让船山的文化、产品和品牌走得更远。

当然,做电商直播,除了会播的“好主播”,众多“船山好物”也将作为直播带货的坚实基础。如香脆可口的观音素麻花、浓香植物油、徐老三豆腐干以及竹荪、姬菇,这些蕴含匠心的农产品成为新农人直播的“硬实力”。

政策护航

6大扶持措施推动主播人才持续成长

“我们不只是搞‘一次性培训’,更是要做‘长期陪跑者’。”冯丽娟的这句话,道出了船山区培育“新农人”电商人才的决心。

为让“新农人”安心深耕直播领域,船山区专门推出六大扶持政策,涵盖赛事奖金、直播带货补贴、创办企业奖励、直播点运营补助、电商园区奖励、运营资源对接等,从“起步”到“发展”全程托举。

事实上,这并非船山区首次为“新农人”释放政策红利。近年来,该区以“政策磁场”凝聚人才,先后出台《船山区激励人才入乡“新农人”十条措施》《遂宁市船山区“新农人”认定登记办法(试行)》,累计认定“新农人”1000余名;同时整合组织、农业、水利等6大领域33个政策文件,搭建“新农人”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从“一个人直播”到“一个团队作战”,从“单个账号发声”到“一个矩阵发力”——随着此次电商主播培育与直播大赛的推进,一批“带货能手”将在船山崛起,“船山好物”将借数字东风走向更大市场,而这条“以人才促产业、以产业兴乡村”的路径,也将成为船山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