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贴出预制菜照片 西贝门店厨师长:该品牌已经没了

国内 0 14
国内资讯
网易新闻 国内资讯 发布于 2小时前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网易新闻,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红星资本局9月12日消息9月11日,罗永浩发微博称,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随后,有网友在评论中贴出两张袋装食品的照片,分别印有“小牛焖饭牛肉包(堂食袋装)”“椒麻鸡(堂食袋装)”字样,生产厂家为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贝天然派”)。



网友贴出预制菜照片

对此,西贝成都万象城店厨师长回应红星资本局称:“这是之前西贝旗下的,其他餐饮品牌的产品,现在这个品牌已经没有了。”

红星资本局向西贝总部求证,相关人员表示,现在无法答复。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西贝天然派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目前仍处于存续状态,其食品生产许可范围包括豆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等。

西贝天然派属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另据天眼查,公司实控人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其持股比例77.9%。

红星资本局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发现,该公司在2024年申请了与预制食品相关的专利,分别为一种预制食品灌装装置、一种豆腐预制食品的包装设备、一种牛骨臭氧灭菌设备。


涉事公司在2024年申请了与预制食品相关的专利

相关新闻

9月12日晚8点30分,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对近日与餐饮品牌西贝的争议作出回应。


罗永浩直播画面

直播当中,罗永浩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想借此事件,让预制菜市场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记者注意到,在直播平台刚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

12日晚,罗永浩开直播后表示,这次是在出差途中临时出了这个事,不得不应对,做了这个直播,相应的他们团队的技术支持并没有都到,所以他们临时借调了一些人员,没做好直播准备,请大家见谅。

罗永浩直言,“你们没发现(西贝)公关团队特别不专业吗,太奇怪了,他们公关团队不专业程度,跟我们现在直播技术团队不专业程度有一拼。”


罗永浩直播晒西贝产品

直播刚开始,罗永浩在抖音平台表示此次直播要避嫌,要关闭打赏并暂时下架商品。

罗永浩直播再晒西贝“堂食袋装”产品:

我觉得按正常人类的理解这就是预制菜

“什么叫‘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顺便也问问@西贝贾国龙。”9月11日晚,罗永浩曾晒出两袋由西贝旗下企业生产的食品,外包装显示分别为“小牛焖饭牛肉包2.5kg(堂食袋装)”“椒麻鸡350g”,喊话西贝回应预制菜争议。

9月12日,罗永浩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开启直播,谈近日关于西贝预制菜的问题。

在直播中,罗永浩再次晒出了“小牛焖饭牛肉包2.5kg(堂食袋装)”的相关图片。罗永浩表示,这已经是做好半成品的菜,只不过上面写的非即食,是拿到店里打开袋给你热一下,弄熟了以后端上桌你就就可以吃了,“我觉得这按正常人类的理解就是预制菜,可是他们老板又说百分百没有预制菜,这个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此前,罗永浩发文称:“今天晚上8:30,我会在三个平台上同时直播谈谈这件事。我的诉求并不是打这个西贝,或是贾老板,我对他们没什么兴趣。但我很希望借着这次的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今天晚上也会提到一些其他餐饮企业。”

据此前报道,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

随后,西贝方面回应称,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对此,罗永浩发微博回应称“准备好了”,并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9月12日,多家媒体实地探访西贝线下门店并进行直播。直播当中,后厨曾出现袋装冷冻鱼、袋装鸡汤等,网友看后纷纷表示质疑。

此前,西贝方面曾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对近日的预制菜争议用42页的篇幅作出详细回应,并对罗永浩当日所食用的菜品制作过程进行公示。

曾称“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如今为何对预制菜避之不及?

记者注意到,如今对预制菜避之不及的贾国龙,曾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品牌,冲入预制菜赛道。3年前,贾国龙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预制菜是未来餐饮的大趋势,西贝将持续布局新零售,以贾国龙功夫菜打开预制菜市场。”


罗永浩发博吐槽

何为预制菜?

预制菜究竟是什么菜?消费者和餐饮从业者似乎有着较大的认知差距,这也是双方观点撕裂的原因所在。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截图

其中提到,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在回答“预制菜范围如何理解”的提问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在回答“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有何考虑”的提问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被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贾国龙称西贝无预制菜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贾国龙在此次事件中否认了“预制菜”,但其曾公开表示“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预制程度越高,预制是个科学,预制是个工艺”,并称预制菜是“餐饮大趋势”。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图源:澎湃新闻)

据澎湃新闻报道,谈及预制和预制菜,9月11日,贾国龙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自己确实发表过类似于“高级菜才预制”的言论,例如鱼翅和鲍鱼等高级菜肴都需要长时间地预制,“预制就是预加工,但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做熟环节都在门店进行。”不过,贾国龙也指出,馒头是在中央厨房做熟的,在国家标准中,主食类和面点类是允许在工厂做,再到门店加热,它不属于预制菜。

“预制菜未来一定是大趋势。”谈及对预制菜的看法,贾国龙表示,西贝目前虽然不用预制菜,但也不黑预制菜。预制菜也分三六九等,分高品质和低品质。预制菜也有好处,例如整体效率的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品质的稳定,还有美食平权,造福老百姓,这是有一定未来的。不过,目前西贝无法承诺未来会不会做预制菜。



西贝官网截图

贾国龙还表示,“西贝此前做过预制菜,叫功夫菜。但很早店里就不卖了,我们目前有一个‘西北放心早餐’,目前是线上卖。”

市监总局年初称正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

多年前,贾国龙还曾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品牌,冲入预制菜赛道。

据媒体报道,2019年9月,西贝推出第一道预制菜产品羊蝎子。疫情后,不少企业发现到家消费的需求激增,西贝也开始重点关注预制菜业务,并推出了贾国龙功夫菜,以半成品菜的形式主打到家场景下的“家庭消费”。品牌推出后,西贝集团也加紧了中央厨房的建设。2020年5月,贾国龙功夫菜在天津投资10亿元建设中央厨房,希望通过中央厨房辐射京津冀地区。2020年10月,贾国龙功夫菜首店在北京金源购物中心开业,主营西北菜和八大菜系。

进入2022年,贾国龙功夫菜并没有停止对门店模式创新的探索步伐。当年8月,贾国龙功夫菜首家体验店在北京中关村e世界开业,但开业半天即被叫停,引来外界诸多猜测。后来有消息称,位于北京的8家贾国龙功夫菜线下店,已有6家处于停业状态。

如今,贾国龙介绍,前几年,西贝门店确实做过预制菜,2020年开始还大力发展过“功夫菜”,但从2023年开始逐步缩减这一品类。到2025年,西贝门店内已经完全没有预制菜的身影了。贾国龙还提到,目前西贝有一个团队专门负责早餐业务,即“西贝放心早餐”。该系列虽然涉及预制菜,但只在线上平台和商超售卖,与西贝门店没有关联。





罗永浩微博截图

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数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针对预制菜行业发展要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建议的答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目前正在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给代表委员提出的针对预制菜产业发展要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建议的答复中称,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组建专项工作组,有序推进标准研制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在组织研制《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对预制菜相关术语的定义和类别进行规定。

预制菜有无标准?公开菜单侵权吗?

以何名义起诉罗永浩?

律师解读“西贝事件”6大焦点

什么是预制菜?顾客评价餐馆的边界在哪里?罗永浩可能成为被告吗?这场“预制菜”之争将会如何落幕?记者请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马俊哲律师进行了解读。



西贝发公开信

焦点1:

“预制菜”有无专业权威的国家标准?

说“预制菜”就是诋毁吗?

林小明:2024年3月,六部委《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写明:“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预制菜主要是指菜肴的制作方式和过程,其标准应符合一般非预制菜肴的标准。预制菜本身并没有低于正常菜品的要求,可能给普通消费者感觉口味赶不上普通现制菜肴可口,因此,就大众感觉和认识而言,预制菜可能要低级一点。

马俊哲:目前判定预制菜的正式国标还没出来。上述文件是国务院部门的通知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并非国标。预制菜是一个中性词,本身不包含褒贬义,所以称呼为预制菜不一定是诋毁,只是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现场制作的菜肴更新鲜,但是预制菜不一定比现场制作的难吃。

焦点2:

餐馆若用预制菜做菜,

是否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

林小明:上述《通知》明确“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因此,若相关餐饮店使用预制菜,应当提前告知或向消费者明示,否则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马俊哲:目前没有任何法律规定餐厅必须告知顾客哪些是预制菜,哪些不是预制菜。但是,如果餐馆标榜自己是现场炒制的,而事实上只是普通加热一下,则属于欺骗消费者。



长沙一家西贝门店 (记者刘孝斌摄)

焦点3:

罗永浩对西贝的评价引起了轩然大波

比普通消费者的一个差评影响大得多

像这样的名人大V,

是否拥有和普通人平等的吐槽权、差评权?

林小明:无论名人大V还是普通老百姓,无论是罗永浩还是李永浩,都有言论自由,也就是像普通人那样的吐槽权、差评权。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外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因此,名人若因其行为侵害了他人人格权,可能会因其职业、影响范围等因素而承担比普通人实施的影响更大的责任。

马俊哲:法律并未规定名人不能公开批评产品,而事实上,罗永浩正是因为公开批评而成名的,他虽然是名人,但是毫无疑问也是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5条,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批评。只要罗永浩并未超出正常的批评限度,都是属于合法范围,而且个人认为这个批评可以增添适当的修辞手法和适当的主观感受。

焦点4:

西贝公开了罗永浩当天所吃13道菜的菜单,

是否涉嫌侵权?

林小明:若罗永浩并不愿他人知晓其就餐的私密活动,或其消费的菜品的品种和价格等私密信息,那么西贝方面可能涉嫌侵犯隐私权且属于不专业的行为。

马俊哲:因为店家和罗永浩有纠纷,有前因后果,因此,一般公众会认为该“罗永浩菜单”中的“罗永浩”就是名人罗永浩,而该菜单就是“罗永浩曾经吃过的菜的菜单”,由于公众会识别出“罗永浩菜单”和罗永浩本人的关联性,店家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推出该菜单并且获利,将会侵害其姓名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店家有可能要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



长沙西贝门店的菜品 (记者刘孝斌摄)

焦点5:

西贝可能会以什么名义来起诉罗永浩?

林小明:若罗永浩所述“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并非实情,而是其信口胡诌,则其行为可能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一旦罗永浩被法院认定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恶心”等虚假、恶意的表述贬损西贝的商誉,则可能要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马俊哲:西贝大概率会以名誉权侵权为由起诉罗永浩。他们可能会主张,罗永浩称“几乎都是预制菜”“恶心”等言论导致西贝社会评价下降,超出了消费者合理批评的范畴,要求其赔礼道歉;如果能够鉴定出实际损失,还可以要求罗永浩承担相应的损失。

那消费者有无权利未经实际调查,就主观认为餐厅的菜几乎都是预制菜呢?显然,消费者不能未经调查就主观臆断,并向公众发布自己的判断。

但是,当前预制菜国家标准与消费者认知存在鸿沟:国家标准认为“中央厨房半成品不属于预制菜”,但消费者普遍将“非现做”视为预制菜。在官方仅有政策性的通知文件和消费者普遍认知与官方不一致的前提下,部分消费者误将部分菜肴认为是预制菜,不应轻易地认为其不合理地使用消费者的批评权。

焦点6:

罗永浩败诉的话,

需要做什么?赔偿还是道歉?

林小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罗永浩如果败诉则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比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甚至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等责任。

马俊哲:如果罗永浩败诉,一般是需要做以下这些: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