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就在这几天,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接连发布公告称,将通过降低抽成比例,进一步保障司机权益。那么,对于这个听上去还不错的好消息,网约车司机们怎么看?他们真的会得实惠吗?来看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调查。
滴滴出行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把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每月完成50单的司机,月均抽成上限不超过25%。
记者叫了一辆滴滴专车,16.4公里的路程,最终支付93.77元,司机收获77.99元。
算下来,平台抽佣在17%。司机却对此次公告并不关心,根据他前一天的订单记录,大部分的平台抽成在20%不到,达到29%上限的本就不多。
早在2022年,交通运输部就规定,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上限为30%,之后,业内基本都以这一比例作为红线。
另一位网约车司机说得更直接:决定司机收入的根本因素是单价,包括基础费、里程费、时长费,他入行四年多来,单价从没变过。再加上平台的算法复杂,抽成比例调没调,司机也算不明白。
多位网约车司机都表示,另一大问题就是多层抽佣。甚至连平台给予乘客的优惠券,基本也摊到司机的头上。记者从美团打了辆网约车,接单的是享道的司机,到目的地后券后实付38.13元,司机端收款26.62元,抽佣比例超过30%。
专家认为,长期以来,平台通过提供信息化服务,形成了自然垄断,于是抽佣日益走高,而高抽成订单和层层转卖的“阴阳账单”,则让司机所得日渐走低,服务水平也就自然下降,此次市场主流网约车平台集体下调抽成上限,主要还是对监管部门的指导予以回应,也是对司机群体诉求的安抚,“保障司机权益”不能止于公告,主管部门也需关注司机群体的直接感知度,在运价等直接关系到司机和乘客利益的问题上,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约束,及时纠偏。
看看新闻记者: 谢丹青,赵颖文,张羽飞,翟煜森
编辑: 张博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