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玄宁
邮箱 | wangzhaoyang@pingwest.com
表格一直在那里。
自从 1979年,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和鲍勃·弗兰克斯顿(Bob Frankston)在苹果当时划时代的 Apple II 电脑上做出了第一张可以自动计算和更新的电子表格 VisiCalc 后,表格就成为了计算机用数据方式理解人类世界的基座。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没人这样讨论它。横横竖竖几个格子,表格无处不在,它看起来太普通了。
然而计算机诸多繁荣的根基,都建立在一张张表格之上,无论它叫 Excel表、SQL数据库 还是什么其他名字,甚至个人计算机的起点,IBM和王安电脑们,其技术创新的核心也可以认为是“表格”的创新,它就是一切结构化信息的起点与公约数。计算机和人类通过数据互动,在数十年的演进里产生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技术和产品,比如AI,而表格一直在那里。
就像对话框也一直在那里一样。
对话框作为输入的天然入口,同样曾被单调地理解——你要输入精准的关键词,有时候还得碰碰运气。但ChatGPT来了,一切变得不同。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输入你想要的一切,剩下的,交给大模型。
ChatGPT改变了C端产品们的逻辑,它没有再造一个更花哨的交互界面,而是激活了一个一直在那里的、最简洁的入口。而在B端场景,钉钉认为,扮演这个“对话框”角色的,就是表格。
就像ChatGPT带来的交互改变足够深刻、也足够简洁一样,钉钉的AI表格,正是要为这个日益复杂的企业级市场,提供一个大模型时代的全新解法:强大,却又回归简洁——让每一张业务表格,都成为AI融入企业工作流的天然入口。
1
无招回归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钉钉AI表格的核心在于,让企业的结构化数据能够被AI直接理解和使用,并主动参与到工作流中。
从外部看,这也是钉钉创始人无招(陈航)回归后重点投入的产品。今年4月,钉钉宣布重要人事变动,创始人无招重新回归钉钉担任CEO。他的核心目标,显然是带领钉钉抢夺AI带来的新机会,而AI表格正是其回归后,我们能看到的钉钉战略押注的首个产品方向。
钉钉近期通过连续的版本迭代,迅速勾勒出了AI表格的轮廓。
在上个月的一个版本中,钉钉就将AI能力以“字段”形式嵌入表格,用户可以像添加普通字段一样,加入图片识别、链接解析、AI生文、AI生图等能力。到了今天,更是创新性地推出了“表格即文档”功能,让表格的每一行都能成为一个信息丰富的文档。这一系列更新,旨在让AI不再是飘在空中的概念,而是能被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具体感知和使用的工具。
更激进的是钉钉的普惠策略。伴随功能升级,钉钉宣布将AI表格产品功能免费,包括更丰富的字段类型乃至AI模型调用等高级能力都做了基础用量免费的开放。这可以极大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使用先进AI生产力工具的门槛。
其实包括钉钉在内,在ChatGPT出现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尝试把AI用在更复杂的企业生产力场景,从Copilot到Agent不一而足。这些工具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用户利用AI最新能力的可能。
但如果说它们更多是在尝试让企业客户更好地“使用”AI的新能力,那么以AI表格为核心的体系,则更多是从企业自身本就积累、且仍在源源不断产生的业务数据出发,让AI真正“融入”它们——成为业务流程的原生部分,而非一个外挂工具。
这背后是对一个关键问题的回答:在AI时代的工作方式里,究竟哪些事情该由AI主动完成?
过往许多AI产品的思路,都强调人类去“投喂”数据给AI,因此需要人类去搭建桥梁或改变习惯。过程中,AI虽然降低了门槛,但用户依然是一种被动的“使用者”状态。
随着AI能力的突飞猛进,让AI更加主动、无缝地去适配人类的工作环境,成了新的解题思路。在AI表格里,用表的人不是为了AI在改变自己的习惯,而是由AI来主动理解表格中的数据,并驱动工作流。大模型的技术在历经各种新名词的包装后,它最大的能力其实没有变化——就是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巨大进步。这不仅仅是更快的计算,更是理解上下文、收集和处理以前无法处理的数据、并且进一步驱动执行的全新的可能。AI表格就是想把这个本质的技术能力进步,真正融入企业最普遍的数据容器——表格之中。
1
协同之后,表格的演进方向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钉钉在表格上许多具体而激进的创新做法。
表格并不是第一次被基于IM的生产力工具高度重视。过去一个阶段,它更多在被挖掘“协同属性”,让每个表格单元成为一个更开放的框框,允许多人实时编辑。
Google Sheets是最典型的代表,它革命性地将表格搬上云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实时协作体验。
而后,Airtable将表格赋予了数据库的属性,把表格中所有数据连接到一个复杂的网络中,它也一度被视作最有可能颠覆Excel的产品。但无论是“数据表”,还是“多维表”,多年过去的惨烈结果是Airtable们并没有跳出拆分Excel功能的逻辑。
表格的天花板似乎到了顶。
AI时代,表格或者说“表格”这种形态,能不能迎来新机会?
但对于钉钉这个拥有最多企业客户,从最复杂多样而真实的企业客户需求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平台,它对解决B端企业的核心痛点更在意:如何寻找那个AI能介入企业流程、释放价值的最佳方式,定义AI时代的工作方式。
表格在过去几年的另一个发展路径,给钉钉的AI表格启发更多一些。
Airtable等产品带来了将在线表格转化为轻量级应用的能力,模糊了数据管理与业务应用开发的界限,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基于表格搭建简单的业务系统。这开始触及企业内部生产力资源的深度挖掘。
那么,表格在AI时代的下一个方向是什么?钉钉认为,关键在于让每个表格的方框都与AI深度结合,在用户最习惯的逻辑下,让表格本身成为AI应用的基座。也就是说,每个表格里的格子,都得是一个高效的AI计算单元,整张表格,则是一条AI驱动的“业务流水线”。
在这条流水线上,人通过表格这种最熟悉的方式与数据实时互动。
而AI Agent、workflow等能力也为表格扩展触角,去用新的方式(如解析图片、链接、文档)为表格获取更多维度的数据(电商卖货数据、社交平台流量数据、软件系统数据库等等),与AI进行交互。
最后,AI在这个天然适合其理解的结构化数据空间里,主动完成任务——分析、生成、通知、流转。
1
钉钉的野心:钉钉就是AI表格,AI表格就是钉钉
为此,钉钉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密集发力:
它提供了AI字段嵌入: 上个月的7.7.0版本中,钉钉将AI能力直接“字段化”。用户只需新增一个AI字段(如图片识别、链接解析、AI生文、AI生图等),配置一次指令,后续导入新数据时,AI就会自动执行信息提取、分类、总结、翻译甚至生成内容等复杂任务。
例如,南昌某服装公司运营人员,利用“AI生文”、“AI生图”字段,几分钟就能为上百件商品一键生成适配不同平台风格的文案和海报;在工厂,巡检员只需拍照上传,AI字段便能秒级识别现场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设备是否异常,并自动创建任务推送给责任人,彻底变革了传统低效的审核流程。
它还让AI来搞定公式与仪表盘: 用户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如“计算每个产品的毛利率”),AI就能自动生成复杂公式。数据分析小白也能一键生成专业图表和仪表盘,将表格瞬间变成“业务数据驾驶舱”。
此外,AI表格里提供自动化流程的功能: 用户可以设定“触发条件”(如某单元格数值低于阈值)和“执行动作”(如通知负责人、创建待-办),剩下的交给AI。一旦数据变动,AI即刻响应,自动完成任务流转。
比如,申通快递就利用AI表格搭建了覆盖近万名员工的行政报修系统,工单提交后,AI能自动分配任务、推送消息,系统上线首月,74.6%的工单实现了“当日清零”。
似乎,一张表格就能够完成一个Agent所能实现的效果,并且没有对话交互的散乱,取而代之的是以这张表的内容为中心,一种更明确的协作与生产逻辑。
表格一直在那里,呈现出来的形态一直在变化,但最本质的东西依然没变:表格能用简洁的入口把复杂的信息“藏”在后面,把“简洁”提供给一端的人,把数据里的丰富信息和处理逻辑提供给另一端的计算机/AI——人喜欢简洁,AI需要结构化和可计算,表格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在最新的7.8.5版本中,钉钉还提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概念来继续扩展表格的这一属性:表格即文档。
这瞄准了传统表格长期以来的痛点:非结构化的信息(如详细的需求描述、会议纪要、图片素材、长篇的背景介绍)始终游离于结构化的表格之外,只能通过超链接关联,造成信息割裂和查找不便。
钉钉AI表格则将两者深度融合——表格里的每一行,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完整的文档。 点开这个“文档格子”,你可以像编辑在线文档一样自由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视频、链接,甚至进行丰富的排版。
比如,在任务管理表里,点开一行任务,其对应的文档格里就能容纳完整的需求详情、讨论过程、相关截图,告别散落的聊天记录和外部文档。在达人管理表里,一行就是一位达人的“智能档案袋”,点开即可查看其详细简历、代表作品、过往合作数据。
在钉钉给出的一些案例里,企业用户也已经在生产环节接纳这个概念。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物资管理场景中,过去靠纸质表记录,每年上百万件耗材的发放和库存都算不清。现在,一张AI表格就成了“智能库存管家”,每一行代表一种物资,点开即可查看详细信息,库存低于阈值时AI还会自动预警。
这种设计使得整个AI表格超越了二维的行列限制,成为一个强大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深度融合的业务知识库。所有碎片化信息都能被清晰呈现、轻松检索,“用一张表管理业务”才真正得以实现。
这也蕴含了钉钉这个产品接下来从交互到各种细节继续演变的可能。
在AI时代,业务数据的沉淀、高价值信息的构建与流转,需要一个全新的、融合的载体。AI表格是钉钉给出的答案,也是它想要用来定义AI时代工作方式的关键支点。这个中国最大的企业协同平台,在AI上紧跟C端概念许久后,正试图给B端市场一个更符合企业逻辑的AI叙事。它希望在AI时代,to B市场可以从“表格”这个最基础、最普遍的数据载体出发,走向智能化的“一切”。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做那个定义者——钉钉就是AI表格,AI表格就是钉钉。
点个爱心,再走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