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好邻居”给一个“有难邻居”翻新老宅背后:钱是大家筹的,干活的是回家过年的人|封面头条

国内 0 6
国内资讯
网易新闻 国内资讯 发布于 3小时前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网易新闻,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摄影报道

2月4日,大年初七,四川遂宁射洪市官升镇青果村,站在老宅前,韩兴海眼眶微红。

新墙、新屋顶、新床、新家电……从一场酒局作出的决定,到村里上百户人家自筹3万元,再到30多位“回家过年的人”冒雨抢工时,仅仅5天时间,一群邻居竟让这座年久失修、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宅”变了模样。

蛇年春节期间,邻居们翻新韩家老宅的视频,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网友们盛赞“中国好邻居具象化了”!

这群“好邻居”缘何自发翻新邻居老宅?2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这个距离射洪市区20多公里外的小村庄时,这里平静如常。

“没有啥子好不好邻居,他家现在遇到事儿,大家乡里乡亲的,一点小小心意……”作为翻新韩家老宅的发起人之一,村民陈显明说,希望这个忙,能帮韩兴海渡过难关。

1

老宅,新房

青果村位于射洪市官升镇,距离主城区20公里,车程约40分钟。全村户籍人口3050人,常住人口约700人。蛇年春节,有千余外出务工村民赶回家过年,日常冷清的村庄,这几天格外热闹。

“村民帮忙修房子?修的是韩兴海家老宅,他家就在前面十字路口倒左,大约一公里就到了。”2月4日下午,走进青果村,听闻打听,村口超市老板立马指路。和很多人一样,这几天,他在社交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这件发生在身边的善事。

走近韩兴海家,没能打上招呼,一声吆喝先传了过来。

“再看看接口,家里还是没通电。”

顺着声音望去,屋檐下,一位电工师傅正踩在梯子上,手里举着电灯。在他身后,外墙面已刷上水泥,用手摸上去,还有点湿湿的;在他身旁,新换的房门上还贴着保护膜;与房门一墙之隔,搭着一个小棚,里面堆满了柴火。


老宅内,工人师傅正在安装热水器

视线往上,这座有四间房的农屋被加盖了新屋顶,风雨不侵。

踏进屋内,一位工人师傅正在安装热水器。临间卧室里,摆着一张新床、一个新柜子。

2

病情加重,连夜归家

“我这几天都在医院,床铺这些还没弄。”前脚刚进门,韩兴海后脚跟了进来。

韩兴海,今年63岁。多年前,随着家中长辈搬迁至青果村。他和妻子结婚后,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他和妻子外出务工,两个儿子也跟着去了。久而久之,他家的老宅变得越来越破旧。因老母亲还健在,往年春节回家,他们一家都暂住在弟弟家。

去年4月,妻子检查出癌症晚期。此后一直在厦门治疗,今年春节大家都已归家时,他也呆在厦门陪着妻子。

除夕夜那天,医生给了他最坏的消息。

“我和妻子商量,她也想回老家,我于是带着她,想办法买了高铁票,在初一晚上赶回了成都。”韩兴海说,从成都回到射洪,他把妻子送进射洪市区医院保守治疗。

“我有过翻新老房子的打算,但一直没顾得上……”韩兴海说,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和妻子回到射洪之前,邻居们已经开始翻新他家的老房子。

这也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韩兴海老宅翻新前(受访者供图)


韩兴海老宅翻新后

3

孩子转来了压岁钱

陈显明未曾想到过,自己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自己的身影。

这则短视频,记录了包括陈显明在内的青果村里男女老少们,自发筹款给韩兴海翻新老房子的这件事。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媒体转发,陈显明和邻居们的善举,被众多网友盛赞“中国好邻居”。

陈显明说,给韩兴海家修房子的决定,缘自腊月二十八(1月27日)的一场“酒局”。

“当天晚上,村里很多人都在一起吃酒(聚会),因为之前就知道了韩兴海家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在商量着,既然他们要回来住,那乡里乡亲的,总要想办法出份力。”陈显明回忆说,一番讨论后,大家决定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给韩兴海家把房子修了。

陈显明说,韩兴海要带病人回家,在弟弟家继续居住也不方便照顾,大家想着在他回来的时候,就能够尽快住进去,才决定初一联系修葺所需的材料,初二一早立即动工,“总归需要个安身之处。”

吃完酒,村民唐春林在村里微信群发布这一消息。当晚,便收到了5000多元。到初二上午,善款已经涨到了22000多元。

“我们只记录了转账的村民,具体金额没有对外公布,这都是大家的一份情,多少不论。”村党总支书记陈林说,这些修房的钱,来自村里大大小小的邻居,有读书娃娃转来了压岁钱,也有嫁出去的女子转来的。

钱是大家筹的,负责修葺的工人,也全部来自当地。

“春节期间要去找工人太难了,人工费也不便宜,最后决定由村里人自己动手。”陈显明说,好在村里在外务工的人都回家过年了,水泥工来了,电工来了,刷墙师傅也来了……大家看到群消息后,纷纷自发带着工具和一些材料来到韩兴海家,开始分工协作,忙活起来。“早中晚饭,大家各回各家吃饭,完了继续过来帮忙,连水都是自己带的。”

村民陈艳得知了此事,大年初二一早,她和丈夫赶紧从成都赶回村里,为韩兴海一家出份力。“家里孩子十多岁了,希望能给他做个榜样。我从小生长在这里,也希望他们一家人能走出困境。”


2月4日,乡亲们在韩兴海在即将完工的屋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4

无法拒绝的善意

“去年8月,通过排查,我们对韩兴海家的情况非常清楚。”村党总支书记陈林说,截至目前,“低保兜底”“医保代缴”“大病保险”等帮扶政策已落实到位,村里还在为他们申请“两癌”救助,“我们一定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他渡过难关。”

关于大家捐款修房,韩兴海身在外地,与乡亲的多次通话中,他都婉拒了这份好意。

“我们老两口和儿子们都在外工作,这个房子平时没人住,不想在过年的时候,打扰耽误大家。”韩兴海说,家里孩子遇到一些事情,加上妻子患病,基本花掉了全部积蓄,外面的房子也在处理,“大家都知道这些事,之前就曾帮助我希望渡过难关,现在还来筹钱修房,实在是过意不去。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人还没回来,他们就开始动工了。”

“这有啥,都是一份心意。”

“修房子是大家一起同意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你妈妈今年95岁了,以前还带过我,这点忙算什么。”

“有些事遇见了没有办法,会好起来的。”

听见他的话,一旁围着的村民接过话,在大家看来,出钱出力是小事,分内之事,“我们村里大多是姓陈的,但没有把韩姓当外人。”

临别走上村道,陈显明说“谢谢媒体的关注”,韩兴海转过身给一群邻居说着谢谢。

射洪城外,进出城快捷通道与国道连接线旁,城市宣传语伫立半山腰,其中四个字,给青果村这群好邻居的故事,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有情有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