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柴枫桔 赵奕 摄影报道
在评论区哭穷称“太穷了买不起机票”,结果真的等来了机票降价。前段时间,年轻人群体中流行起了“反向训练AI”,这一现象让网友认为手机APP存在监听的问题,一同被关注的还有大数据“杀熟”能否被整治。
手机APP是否真的有监听?大数据为何总是“杀熟”?
1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乐。作为一名大数据领域的专家,章乐表示,在手机上装监听软件从技术层面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更是违法的,因此不太可能,大部分网友觉得自己被“监视”了并不是真的被监听,而是被“大数据”了。
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乐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大数据似乎总能猜到你的想法,进行相关信息推送。比如,晚上想去吃火锅的想法没有告诉任何人,却能收到与火锅相关的信息。这是怎么回事?作出吃火锅的决定后,用户可能会在手机上查找火锅店、看火锅店推荐、搜火锅店地址等等,“这些信息是公开的,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与火锅有关,于是手机才开始给用户推火锅有关的信息了。”
章乐提到,这种情况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听”,但会让人觉得隐私被泄露了。依靠个人用户如何抵御“大数据杀熟”?虽然用户也可以各种奇招路数来实现,但随着数据算力和算法的不断改进,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章乐表示,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但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科技会带来问题,但过程中一定要以拥抱新质生产力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就像一朵玫瑰花,虽然它有点刺,但是花却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