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谈周鸿祎:“先开枪再瞄准”!智能体时代,不懂 AI 就会被淘汰

数码 0 18
数码资讯
IT之家 数码资讯 发布于 9月16日 10:30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IT之家,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当下,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领域之一。近日,央视《读书》栏目邀请到 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围绕人工智能这一核心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从日常应用到行业变革,从个人成长到国际竞争,周鸿祎的分享为公众理解 AI 时代提供了清晰的认知框架。

从大模型到智能体:AI 的进化与人类的新角色

“过去人们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现在内外事不决其实可以问一问大模型。”周鸿祎点出了大模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价值。但要让大模型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精准表达:“到了 AI 时代,表达能力特别重要,你说得越细节,它给的建议越有效。”

而智能体的出现,让 AI 从“光说不做”的聊天助理升级为“能落地干活”的数字员工。“大模型是大脑,负责规划推理;智能体是手脚,负责调用工具。”周鸿祎解释,智能体能拆解复杂任务、还有思考和规划的能力,这正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

随着智能体普及,人类角色将转变为 AI 的管理者,人来设定目标、训练模型、评估效果,因此,人的领导力和判断力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这种转变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分化:“无视 AI、不懂 AI、不会管理智能体的人,注定会被淘汰。”反之,善用 AI、能管理 100 个智能体的人将成为“超级个体”。周鸿祎强调,AI 不是威胁,而是个体之间能力的放大器,能让强者更强。

AI 的进步速度,如同“寒武纪生物大爆炸”

谈及 AI 的发展速度,周鸿祎用“寒武纪生物大爆炸”形容:“如今在编程、推理、智能体、图文生成等领域,AI 每天的进步成果,跟一年前比较,就已是天壤之别。这背后是算力、数据、技术不断进步和开源生态的支撑。

据了解,纳米 AI 近日在产品迭代上持续发力,继完成从“超级智能体”到“多智能体蜂群”的升级后,仅隔半月再度推出“纳米 P 视频”智能体,依托多智能体蜂群的技术能力,构建起国内首个集“AI 视频生成 - AI 剪辑”于一体的一站式 AI 影片生成平台,解决了 AI 生成视频后难以编辑的用户痛点。

纳米 AI 如此迅猛的产品迭代节奏,正是当下 AI 技术“寒武纪大爆发”式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折射出全球 AI 领域激烈的创新竞逐态势。在全球竞争中,中国 AI 的表现可圈可点。“国内几个开源大模型已进世界一流梯队,软件层面差距很小,加上中国人才储备,AI 领域已追上国际水平。”周鸿祎更看重中国 AI 的生态优势:“竞争是多维度的,开放才是关键。中国的很多大模型厂商坚持开源免费,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应,就连美国公司也在使用 DeepSeek。从互联网历史来看,开源一定会战胜闭源。”

面对这样的时代,周鸿祎的行动指南是“先开枪,再瞄准”:“想法不重要,执行力才是关键。敢于上场,才有故事发生。”他建议人们放下对被淘汰的焦虑,主动学 AI、用 AI,在实践中重塑自己。AI 时代的大幕已拉开,唯有拥抱变化、主动参与,才能成为时代的同行者。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