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华答记者问
国务院台办30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回答记者提问。
有台湾记者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中国施压,拒绝允许赖清德“访问”南美国家及“过境”美国纽约。对此有何评论?
陈斌华说,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相关新闻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原定8月窜访中南美洲,日前却称计划生变,“暂无海外访问安排”。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称,美国政府拒绝让赖清德“过境”纽约。
据《金融时报》报道,民进党当局原本规划赖清德8月3日启程前往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其间“过境”美国纽约、达拉斯,15日返回台湾。但有3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已通知赖清德,他无法在前往中美洲途中“过境”纽约。美国彭博社28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台湾在上周稍晚些的时候仍未能获得美国官员“开绿灯”的消息,这令赖的计划陷入混乱。
美媒称,特朗普政府对是否允许赖清德“过境”美国产生了分歧,一些人担心此事可能打乱美中贸易谈判。此外,台当局官员正在华盛顿与美方谈判,希望敲定协议以避免被美国征收32%的“对等关税”,这也为形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台湾《中国时报》注意到,美媒的报道于28日晚6时上线,晚7时10分,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就回应称,考虑近日台湾南部风灾复原、台美“对等关税”及区域形势等,赖清德“近期暂无海外访问安排”。郭雅慧还称,大罢免失败后,民进党内检讨“抓战犯”声浪不断,秘书长林右昌请辞,赖清德必须尽快征询继任人选,行政部门也面临要求“内阁”改组的压力,当此政局纷扰之际,赖决定“坐镇岛内”。
29日,台“外交部”又称,赖清德的行程并未定案,只是考虑近期风灾、关税等不确定因素,“因而无出访计划”。台“外交部”还声称,“没有所谓延期、取消或是美方不同意‘过境’的情形”。
对此,《联合报》评论说,这实际上是赖清德“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黄奎博称,赖清德虽号称考虑近日南部风灾复原等原因不“过境”美国,但真正原因有三个:首先不排除是因为赖清德的“台独”言论。其次,目前台美仍在进行关税磋商,万一最终关税税率不好看,赖清德到美国后将如何表态?“现在是尴尬的时候”。第三个因素则是大罢免,民进党首轮惨败,若第二回合赖清德不在台湾且又惨败,支持者怒火恐烧向他,才让其决定不窜访。
《联合报》引述《金融时报》的消息称,知情人士直言,赖清德是在得知美方不允许其“过境”纽约后,才决定放弃此行程。之前赖清德曾联系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希望该机构在他“过境”纽约期间邀请他出席一场活动。29日,《联合报》又追踪报道称,有美国侨界人士透露,他们原本收到台湾方面的消息,要求他们在8月4日和5日待命,配合赖清德的“过境”行程,不过现在被告知赖的行程已经取消。
旅美教授翁履中29日分析称,中美之间正处于关税谈判的敏感阶段,而特朗普需要一个“安静的舞台”,赖清德“过境案”被搁置,就是特朗普认为此刻跟北京谈判更重要,不想让台湾“抢戏”。
联合新闻网29日刊登的一篇评论认为,大罢免溃败,加深了美国的“疑赖论”。赖清德在民进党内可能被逼宫、党外无力对抗在野的情况下,只能加强对美依赖。《联合报》认为,赖清德窜访生变、“过境”受阻,影响的层面不只是单纯出不去,当前正在谈判的台美关税,以及未来3年的台美关系甚至两岸关系,都可能受到影响。
针对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一事,美国国务院并未置评。一名国务院官员则告诉彭博社,台湾地区领导人等高阶官员“过境”美国符合美国长期的政策与做法。
在29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相关质询时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我要强调的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坚定的。希望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共同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