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为电话手表隔1000多公里吵架 爸爸:什么人你都加

国内 0 10
国内资讯
本条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转载自网易新闻,版权归源站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暑假才过不到两周,不少老母亲、老父亲已处在“崩溃”边缘。

  • 有妈妈叹气,女儿马上小升初,给了她几天自由安排时间,结果下班推门一看,只做了4道选择题,气得妈妈和她大吵一架;
  • 还有妈妈诉苦,儿子跟着外公回老家,晚上10点多还在电话手表上疯狂加好友,隔着1000多公里,母子俩硬是在电话里隔空“对战”。



图为儿童电话手表 图源CFP

这个夏天,亲子相处时间呈指数级增长,也正式开启了“万物皆可吵”模式:从空调温度到西瓜怎么切,从作业进度到手机使用时长……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多种多样,不少家长感慨:“这哪里是过暑假,明明是在‘渡劫’。"

潮新闻记者发起了一则问卷调查,发现80.67%的家长在暑期会遇到亲子矛盾,包括电子产品使用、学习安排等,有的家长因为要上班,白天没有办法监督,而有的又担心管太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女儿自主安排

一天只做了四道选择题

家长金女士,一位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妈妈,过完暑假,女儿就要上初中了。这个假期在金女士看来,至关重要,她给女儿报了一些兴趣班,为的就是让女儿抓紧时间,好好提升自己。

前几天,两个阶段的兴趣班之间刚好有几天空档期,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就让女儿在家自主安排。

“上班之前,她都答应得很好,列出了计划,把一天要做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也放心出门了。结果下班回家一看,竟然只做了4道选择题。”最让金女士生气的,是女儿马上要上初中,却还是这么不自觉、不懂事,“我看她暑假作业也不少的,但就是打不起精神,家里没有大人盯着,就完全放纵自己。”

金女士都可以想象,女儿在家是怎么混了一天。

“估计就是偷偷看电视,还看小说、玩电话手表。”金女士坦言,为了让女儿专心学习,家里的一些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全部都收起来了,电话手表是为了方便联系,让她继续使用。

这一天女儿的表现,让金女士放弃了很多幻想。

“还以为她会自觉,其实是做不到的。”为了这事,金女士跟女儿爆发了争吵,女儿还理直气壮,“她说自己太累了,看书也是学习,不一定非要做题。但她看的都不是跟学习相关的书籍,对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就是打发时间而已。”

母女俩掰扯来掰扯去,最后不欢而散。“她还不高兴,我就更生气了,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有了经验教训后,金女士改变了策略。

“电话手表给她禁用了,只能打电话。电视也跟她约好了,不能长时间看。中午给她点外卖,我会问她上午完成了哪些内容,如果完成得不错,中午可以看会电视。”金女士也跟女儿约法三章,如果下班回来,依旧没有完成任务,晚上只能牺牲休息时间,自己加班加点来完成。

“其实并没有要求她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但自己承诺的任务,总是要完成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懂得规划、利用时间。”金女士说,还好再过几天,女儿又要送到兴趣班了,“但这也很头疼,总不能都靠家长、老师盯。”


有家长为防止孩子玩平板,将平板放进书包里 网络图

隔着1000公里

一只电话手表引发母子吵架

陆女士怎么也想不到,她和儿子相隔1000多公里,也能吵起架。事情的起因,就是一只电话手表。

陆女士的儿子马上要升小学四年级,平时上学不能戴电话手表,周末或者寒暑假里,会偶尔给他使用,而矛盾大多爆发在这种时刻。

“他不止一次跟我们提,想换一只更新的手表,因为同学用的都是新款,有些功能他的手表没有。”这件事让陆女士有些纠结,一方面是听说电话手表功能太多,会让儿童上瘾,到时候管不住很麻烦,另一方面她确实看到小朋友玩在一起时,儿子因为手表不具备一些功能,被“排除”在外,显得很不合群,“小朋友很厉害,几代手表是什么特点,都摸得一清二楚。这事我跟他爸爸也讨论过,到底要不要给他换。后来跟儿子约定,期末考到多少分以上就给他换,是他自己没有考到,那就没有换成功。”

虽然没有达到父母提出的要求,但儿子还是三番两次提起换手表的事,搞得陆女士很头疼,尤其前段时间,儿子又查出来近视,早早地戴上了防控眼镜。“还没用上就这么上瘾,更不敢轻易给他换了。手表屏幕那么小,肯定更伤眼睛。”

暑假儿子在家,陆女士在单位上班也是心挂两头,“外公外婆管不住他,一回家就会跟我抱怨,小家伙又问他们要手机、手表。”

上周,陆女士的父母提出要回河南老家住一段时间,正好让孩子也换换环境,跟着去玩几天。人还没到目的地,当晚母子俩又隔着电话爆发了“战争”。

“晚上10点半,爸爸的手机就收到了提醒,儿子在火车上忙着加好友呢。”爸爸赶紧打电话过去,询问他加了什么好友,对方叫什么,一问三不知,“什么人都加好友,也是很随意,我们立马禁用了手表的一些功能,只剩可以打电话。”

回到老家的第一天,儿子又给陆女士打来了电话,不是表达想念和分享出行的喜悦,而是质问为什么手表没有办法使用了。“跟他讲不能乱用手表,伤眼睛也容易上瘾,他根本听不进去,觉得妈妈很啰嗦,一言不合就挂我电话,再打过去干脆就不接了。”


陆女士的儿子在火车上随便加人好友 网络图

小调查

八成家长会遇到暑期亲子矛盾

假期里,有哪些影响亲子关系的导火索?潮新闻记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邀请家长参与。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家庭存在暑期亲子矛盾,其中,30.67%是因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的使用。

采访中,有妈妈分享了经验,对于电子产品的控制,实行“全家总动员”。“家里有一个盒子,是一个‘停机坪’,学习时间全家会把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放在里面。”这位妈妈坦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孩子不被电子产品干扰,父母也要带头做到,营造良好的氛围,“暑假在家,完全不用电子产品不太现实,孩子需要上网看他感兴趣的内容,但我们会规定使用时间,每天不能超过一小时。”

在问卷调查中,50.42%的家庭也实行双方约定好使用的时间、内容,并定期监管;42.86%的孩子每天使用2小时以上(包括2小时),28.57%的孩子使用时长在1~2小时(包括1小时),完全不使用的只占5.88%。

另外,47.90%的家庭,矛盾点在于学习安排节奏,包括作业能否自觉完成等。

对此,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的陈同学,作为“过来人”给出经验:可以把每月的目标,拆分成每一天的计划,比如像“学好英语”这种大目标,细化成“每天背5个单词”这种更容易执行的小任务。不过哪怕她这样的学霸,也特别强调一点:不要把每天的任务排得太满。“如果太满了,一项任务完不成,就会延误第二项,很容易放弃。高强度的学习在暑假是不太具备可持续性的。”

老师们也提到,暑假就是学生放松、调整身心的时刻,玩耍是假期里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试着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放松与学习兼顾。

杭州市滨和小学的一年级数学老师们,就给家长写了一封信,给家长提了三点很重要的建议:一是玩耍和学习要兼顾,二是通过阅读拓展视野,三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比如可以走进超市,通过购物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这或许比埋头做题更能让孩子接受。

还有家长提到,一些机构、学校设有暑托班,给孩子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其实也能让家长省心不少。

来源:潮新闻

点赞 0 收藏(0)  分享
0个评论
  • 消灭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