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在外卖领域打得正酣。京东和阿里先后累计宣布为此将投入800亿人民币,美团被迫参战,并将日订单量拉到了历史最高。
今天(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回应了近期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谈及外卖大战下的各参与方,他多次提及当下单量泡沫泛滥的现象,呼吁恢复理性,他直言:“卷,对行业是伤害。”
“美团不能不反击”
“别人用非理性的方式冲击你,你被迫反击。如果在主营业务上我们不参与的话,连转AI的机会也没有了。”王莆中表示。
在他看来,美团不想卷入无意义的价格战,但为了自保不得不反击。他表示,竞争对手希望通过高额补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但这种策略不可持续。美团采用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到店自取等方式优化订单结构,减少无效补贴。
“我们不仅跟得起,而且用了比他们少得多的资源在跟。”上周末(7月12日)美团达到1.5亿日单量高峰,王莆中认为,订单只是数字,当下即时零售行业里“绝大多数是泡沫”,举例来看,1块钱买12瓶水、1分钱买纸巾、16元减16元的“0减券”带来行业价值并不大。
他透露,美团当前高客单价(30元以上)的订单的份额仍稳定超过70%,市场应该看重有价值的订单,或者换成去掉水分后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即商品交易总额)市场占有率。
非理性商战没有赢家
“再猛烈的商战,如果不能推动进步,甚至违背商业逻辑,那这个战场就没有赢家。”王莆中直言,美团已在行业就反内卷问题呼吁了四个月。
他举了一个战况最为激烈的城市案例——宿迁。
据统计,外卖大战开启后,宿迁当地的外卖单量规模涨了4倍。但同时,宿迁的快餐店没有人堂食了,全是外卖。堂食一份面18元,外卖6元——巨大的价格扭曲,不可持续。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补贴大战带来的副作用更明显。王莆中提到,从美食到奶茶咖啡,当长期建立的价格心智,正在被补贴大战打破。一旦补贴停了,心智能跟着恢复吗?对于大部分正餐品牌来说,外卖补贴大战,影响到堂食正常的经营秩序,也不可持续。
高盛统计,单月美团、京东、阿里可能最多要消耗掉250亿人民币。对此,王莆中认为,“最终耗光三家现金”的现象不会发生,他表示,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三家公司,就会存在这种消消乐博弈,但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战场,“以后双十一不打了吗?AI还要不要投入?海外要不要打?”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美团会以低于同行的亏损来应战。
外卖商业模式很脆弱
经过拉锯时长半年的外卖大战后,人们看到外卖这一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
王莆中分析,外卖模式存在利薄的特点,每一单仅有一元左右的利润,“这种商业模式,不能用太理想化或者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干。”
外卖市场的规模和利润空间有限。去年,外卖行业总计300亿元利润,利润率在互联网行业排名倒数。相较之下,电商有6000元亿利润。与此同时,外卖行业容纳了更多的商户和骑手等就业群体,多方利益冲突下,使得外卖行业的质疑声越来越多。
关于行业生态建设,王莆中表示:“这几年我们一直召开各种恳谈会,骑手、商户都有参加。我和同事也会定期去跑单、送外卖。发现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哪些是可以赶紧改的,都会迅速去改进。”
回到当下的外卖大战,他呼吁社会各界能够一起讨论和反思。“我相信,现在的环境,肯定是不支持这种非理性战争的。”
原标题:《美团王莆中谈外卖大战:呼吁了四个月,行业仍处非理性状态》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李茂君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俱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