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8 日消息,近期网络上出现一批“坑老”直播间,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痴迷”上了某些直播间,在主播话术诱导下购买了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商品,甚至有老年人不惜背上高额贷款。这些直播间有一整套操作套路和模式,使得老人们深陷其中。
央视网今天发文报道了此类“坑老”直播间常见的诱导手段,主要打着“养生课”“专家义诊”的幌子,利用“送鸡蛋”、“提供答题现金红包”等引导老人长期关注直播间,进而向老人推销各种非处方药、保健品,老人往往深陷其中,不顾子女劝阻也要购买高价“三无产品”。
IT之家注意到,央视网援引一位江西读研一的刘鹏例子,刘鹏的爷爷成了直播间的忠实消费者,其每天点开微信群里的链接看直播,全部看完能领 3 张兑换券,凭券可去线下门店换鸡蛋。
刘鹏出示的群聊截图显示,这个名为“富民路店长服务(2 群)”的群有 105 名成员,群聊十分活跃。管理员不时发布“坚持看播,福利多多”“山核桃油券继续发放”“还可到店领取 6.8 元现金红包”等信息。开播前,管理员会发红包,标注开播时间。相应“兑换券”通常在直播开始、中间、结尾 3 个时段发放,要领到券得全看完。
刘鹏爷爷不仅领券,还购买了大量商品。爷爷有记账习惯,账本上列着洗面奶、虫草、五常大米、泡脚药等物品以及购买日期、价格,“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多元”。
老年人如何一步步深陷直播购物难以自拔?多名受访者透露,这些主播会“手把手”教老人绑定银行卡或移动支付,添加收货地址并下单,甚至这些主播还会要求老人下载安装“付款免息分期”软件。
某养生群群主透露,之所以要添加老人微信,一是为了提高用户黏性,通过推送养生课视频、发红包让老人“离不开你”;二是为了销售药品,“养生课前 9 天没有推销环节,纯科普,等用户习惯了、信任你了,开始卖药,主要是 OTC 药(非处方药)”。
所谓免费养生课,其实只是诱饵,就是为了后期捆绑销售高价药品或服务。该群主介绍,9 天养生课后,一个销售平均能完成 3000 元的销售额。药品从药厂直接发货,货到付款,“只要开封,就不能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